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 >  >> 
纯粹的独立三方,为什么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很难生存?-环球热推荐
来源: 微投行      时间:2023-04-16 22:58:53

实际上,所谓的独立三方, 就是指独立运营的机构,它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家银行、或者是某个金融机构,而且它也没有捆绑销售的压力,所以它的收益是和客户利益相一致的背靠背模式。

所以,独立三方只需要考虑客户利益以及这份利益和风险系数之间的平衡点就行了。

*这种思路其实和内金融市场的初衷是相悖的,因为内金融市场解决的是国企脱困和企业融资的问题,并未把个人投资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所以,纯粹的独立三方,从这个词在内金融市场出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其结局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果从金顾的角度考虑, 独立三方肯定会要求要求与自身客户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主体、去要求他们提供具体的穿透数据,因为这是保障客户利益的、最直接的一种方式。

不过,目前在国内,能主动提供穿透的机构,几乎为零。

所以,几乎所有的传统机构都会抵制独立三方的存在,因为,他们的存在会让行业过于透明,而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下,水越浑,其实对传统的金融机构来说就越友好!

就例如,市场上的信托产品:

其实投资人是很难看到钱到底是给谁了、怎么给的、如何做的监管,而信托的打法就是用自身的身份去博取投资人的信任。

不过,一旦投资产品暴雷,那么对于信托公司来说,它是可以免责的,因为现在已经取消了刚性兑付。

而且信托也是可以破产的,所以,这就等于是,把所有风险都转嫁给了投资人。

但是一旦有独立三方介入, 那么信托就必须提供穿透,甚至,提供每个月的用钱记录,还有具体的风险指标。而这种做法,其实信托是很难接受的。

再例如,市场上的保险产品, 其实大众很难买到适合的保险产品,因为机构卖给客户的几乎都是以利益为先的商品。

就像之前的万能险系列,其实懂的都明白,那东西表面上是万能的,而实际上,就是一个坑。

再例如,很多机构主推的家族办公室, 其实都是隶属于既定的金融机构,而客户可选的产品,

几乎都是被设定好的;所以一旦暴雷,所有的财富、可能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最后记得关注,大国金融系列内容持续更新中……

标签:

X 关闭

设计师 查看更多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