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说说《红楼梦》里的长辈们为何不许少男少女偷偷读禁书,却又经常光明正大带着他们看风月戏剧呢?
简而言之,古代日常在大户人家上演的才子佳人的戏剧虽然脱胎于禁书里的故事,但却是删减净化版的,而且演的多是折子戏,而不是全套的故事。
话说古代禁书内容多香艳露骨,书中还多配有春宫,主要有因“诲淫”之罪而遭禁。
(资料图片)
当然也不乏有因为政治原因而遭禁毁的,主要是内容是包含了反封建的思想,触犯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自周秦以来,封建统治者采用礼教约束人们的行为,到了宋程朱理学兴起之后,“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禁锢让人的欲望更加严格的被压制。
但是食色性也,不管封建卫道士们的口号喊得多响亮,“雪夜闭门读禁书”,仍旧是那些假正经的士大夫们最爱的“赏心乐事”之一。
《红楼梦》中提到禁书的章节主要有几个地方,其一是。第二十三回宝玉的心腹小厮茗烟看着宝玉实在太无聊,就去买了一堆禁书来孝敬主子:
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玩烦了的,只有一件,不曾见过。想毕便走到书坊内,把那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买了许多,孝敬宝玉。宝玉一看,如得珍宝。茗烟又嘱咐道:“不可拿进园去,叫人知道了,我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宝玉那里肯不拿进去?踟蹰再四,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方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于外面书房内。
这样看来,茗烟买给贾宝玉买的都是一些因为香艳情节被禁的古代版“小黄文”,种类还挺全面的,既有文理雅道的,也有粗俗过露。要知道禁书也是按照其内容分三六九等的,就跟某些影视分级类似。
贾宝玉作为封建贵族的公子哥,日常受封建礼法严格约束,他爹贾政和他娘王夫人就是典型的两个古板严肃的封建家长代言人,他看这些书是肯定不被允许的,所以只能背着人看。茗烟也不敢公开拿这些东西公开的逢迎宝玉,要偷偷的送给他,还要叮嘱他千万不要让人知道。
其实禁书中也有很多质量很高,文辞优美的戏曲话本,因为这些传奇故事宣扬自主意识,尤其是描绘男女大胆争取恋爱与婚姻自由的剧本设定,与封建礼教禁锢人性的制度严重悖逆。
但是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小说一直是经久不衰的题材,现代火爆的言情小说其实也是古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延续。
更有意思的事,现在很多网文中的梗都是古代人玩剩下的,看看古代那些被列为禁书的才子佳人传奇里,真是什么神奇桥段都有,绝对各种玛丽苏加奇葩,比如死后还魂、私定终身、为爱私奔、异界情缘(包括不限于人鬼恋、人狐恋、魂穿、重生)等等。
这些小说奇思妙想,脑洞大开,表达了人们对爱与自由的向往。但是在封建社会这些思想会被封建卫道士大家长们们看做是洪水猛兽一般,这些是无礼的,不知羞耻的行为,他们把名声看的比性命更重要,所以王夫人才会看见绣春囊就吓得掉眼泪,方寸大乱。
封建礼教讲究男女大防,“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外言不入于梱,内言不出于梱”、“女子许嫁,缨,非有大故,不入其门”。古人在婚嫁上更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也有一套繁琐的礼制流程,三书六聘,“聘则为妻,奔则为妾”,可以说名分决定古代女人的命运也不为过。
含有种种离经“叛道内容”的禁书让封建大家长们非常恐慌,他们担心自己家的儿女被这些书误导,学着跟里面的才子佳人一样自由恋爱、奋不顾身,那不仅不符合诗礼之家的规范,还会令他们丧失对子女婚姻人生的掌控权,外面那些亲朋故旧家也会嘲笑讥讽其治家无方,家宅反乱。
这些封建家长的的父权就会受到挑战,甚至颠覆。这关系道他们切身的利益,可要了老命了,断断容不得
第四十二回中,薛宝钗就曾说过,她家也是个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小时候他们姊妹弟兄都在一处,都怕看正经书。弟兄们也有爱诗的,也有爱词的,诸如这些《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后来大人知道了,打的打,骂的骂,烧的烧,才丢开了。
薛宝钗这里自称读书人家,其实并不算吹牛,她的曾祖父紫薇舍人很可能是正经科举出身。只是到了她的祖父就只爱藏这些诗词风月传奇等书,也怪不得仕途无望,只能转为经商。
但就算是古代商贾之家,当家的也是封建大家长,薛宝钗的父亲教她读书写字,是为了让她增加附加值将来高嫁权贵官宦人家,帮扶家族和兄弟的。
宝钗看禁书那一年她父亲应该已经不在了。可是她家里的叔伯家长也是忌讳孩子们读这些杂书,为空他们“移了性情”只知道风月玩乐,干脆连买卖也不好好经营,哥哥都像薛蟠那样,岂不完了?
而身处封建社会统治阶层的贾府这样权贵人家,自然对礼法规矩要求的更加严格。这些禁书杂书不仅不许子女们看这些杂书,更不可能在贾府家里的书房里公然摆着。实在难以想象贾政的案头放一本《飞燕外传》是什么画面,但是这些老爷们私底下看不看那是另一回事,就算他们自己看,也决不许孩子们看就是了。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里贾母就曾当众上演“掰谎记”,把这些才子佳人的风月传奇套路痛批一顿。
贾母甚至还表示:“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他们姊妹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他们一来,就忙歇了。”李婶娘和薛姨妈也跟着附和说:“这正是大家的规矩,连我们家也没有这些杂话给孩子们听见。”
贾母这些话,在座的各位姑娘们都算是听讲去了,后面宝玉过生日,两个女先儿要弹词上寿,众人都说:“我们没人要听那些野话,你厅上去说给姨太太解闷儿去罢。”
那么既然古代封建家长都不许孩子们看杂书,那么为什么书中又有多处家长们带着孩子们一起看风月戏文的描写呢?
一方面是因为古代的娱乐活动实在太少了,尤其是内宅闺阁中的女性,除了听书看戏,打牌赏花之外,已经没什么别的乐趣了。
二是因为封建男权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限制女性读太多诗词歌赋、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免得更多女性成为太有文化、太聪明的大女主,如贾探春这样的,或者干脆王熙凤加林黛玉,那他们的地位会面临更多挑战。可总又要让女性懂一些知识,所以就允许女人们多看些义夫节妇、贞洁烈女、因果报应、娇妻贤妻的故事戏文,有的是为了教化,有的则是为了娱乐。
很多旧社会女性大字不认一个,戏文故事张口就来,滔滔不绝,她们的三观受这些戏文故事影响都是很深的。
三是因为我国古代的“戏剧”属于贵族偏爱的“高雅艺术”。戏曲的情节多数脱胎于话本传奇,从书到戏曲子,内容肯定要经过改编的,选取合适的内容,删除那些有关香艳、风月或者涉嫌反封建的内容。就算没删除的,未婚少女也不许看那些有风月内容的部分。
以《牡丹亭》为例,按古人眼光看,尺度比较大的一段就是杜丽娘和柳梦梅欢会一节。原文是这么写的:
〔生低答〕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梢儿揾着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旦作羞〕〔生前抱〕〔旦推介〕〔合〕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生强抱旦下〕〔末扮花神束发冠,红衣插花上〕“催花御史惜花天,检点春工又一年。蘸客伤心红雨下,勾人悬梦采云边。”吾乃掌管南安府后花园花神是也。因杜知府小姐丽娘,与柳梦梅秀才,后日有姻缘之分。杜小姐游春感伤,致使柳秀才入梦。咱花神专掌惜玉怜香,竟来保护他,要他云雨十分欢幸也。
但是戏曲排演出来的时候是有改动的,而且在古代也只有元春和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已婚女性能看,林黛玉、三春等未婚千金是不能看这一出戏的。这一点作者其实有暗写,在第二十三回里,林黛玉葬花的时候,偶尔听到小戏子们远远的排练曲子。
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
显然林黛玉以前是没听过这一出戏的,后来又因为以此说酒令被薛宝钗拿住,羞的脸都红了。而这就是出自《牡丹亭·惊梦》一折。
再者说按照古代戏曲编排,全本戏太过耗费时间人力,所以到后来多排演折子戏,像我们看戏曲《红楼梦》也总喜欢看《葬花》、《哭灵》等经典片段。
《红楼梦》贾府这样的大户人家看戏,一般都是折子戏。选择某本戏的比较精彩的一出来演,比如书中出现的《离魂》 、《游园》、《惊梦》、《寻梦》、《豪宴》、《乞巧》等大部分都是折子戏。
特别是贾家自家养着一个戏班子,主要是给贵妃娘娘唱戏的,其次才是供自家人娱乐,能进宫演出的曲目,也多是精挑细选著名折子戏。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里,薛宝琴的系列怀古诗因涉《西厢记》与《牡丹亭》这两首诗,宝钗试图替宝琴遮掩。
黛玉却拦道:“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这两首虽于史鉴上无考,咱们虽不曾看这些外传,不知底里,难道咱们连两本戏也没有见过不成?那三岁孩子也知道,何况咱们?”
守寡的大嫂李纨也说:“如今这两首诗虽无考,凡说书唱戏,甚至于求的签上都有。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由此也更加说明了,为什么《红楼梦》里面古代的青年男女不能看禁书,却可以听戏听书。这些风月传奇故事虽然很俗套,《红楼梦》的作者不喜欢,但是古代的世俗大众的确是喜欢的,流传非常广泛,这也反应出即使实在封建礼教严格禁锢人们思想的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X 关闭
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一季度报告:国内累计销售额1540亿元
31省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97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1355例
南方强降雨再起 北方周末暖热回归
南方地区将有明显降水过程 黄海南部海域有大雾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因“不可抗拒原因”中止审理
X 关闭
240余万吨!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圆满完成民生供暖煤供应工作
厨电行业逆势增长 集成洗碗机是集成灶行业的下一个风口吗?
梦天家居2021年度净利润1.83亿元 同比增长7.04%
亚振家居发布2021年年度亏损公告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53%
盾安环境9.71%股份转让悬而未决 一致行动人抛出减持计划